<menuitem id="bff55"></menuitem>

        <video id="bff55"></video>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要聞 ? 正文

                  新政影響未盡釋放 前7月光伏新增裝機達31.3GW

                  核心提示:新政影響未盡釋放 前7月光伏新增裝機達31.3GW
                     盡管來勢洶洶,“5.31新政”似乎尚未將國內光伏行業帶入至暗時刻。
                   
                    第一財經記者在2018鹽城綠色智慧能源大會的光伏產業發展論壇上了解到,5.31新政”之后,國內普遍持悲觀情緒的情況下,今年前7月新增光伏裝機達到31.3GW,接近去年全年53GW新增裝機的60%。
                   
                    其中,7月新增并網裝機突破7GW,低于去年同期的11.2GW,高于2016年7月的5.2GW。其中,分布式并網達到3.2GW,浙江、江蘇、山西、河南等省份分布式光伏裝機量均超過300MW,自發自用工商業分布式項目成為市場的主要形式。
                   
                    另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預計,今年光伏累計裝機容量有機會超過40GW。
                   
                    “應該說(30GW)是一個非常不小的數字??梢哉f我們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光伏市場,而且很可能將會是我們歷史上(裝機容量)第二大的一個年份。”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
                   
                    反映至企業層面,在“5.31新政”后,不少僅聚焦于國內市場的中小型光伏制造企業面臨停產、乃至破產的窘境。組件價格的下降,也使行業龍頭企業處于薄利的狀態之下。
                   
                    “就大趨勢而言,光伏行業在5.31新政下會面臨優勝劣汰的過程。光伏行業此前保持的高歌猛進的態勢,導致風險的積累增厚。而出現反常式增長的原因在于,光伏行業是補貼下的政策性市場,市場是否出現波動與政策密切相關。”協鑫新能源戰投中心品牌部部長葉超在接受第一財經等采訪時表示。
                   
                    葉超認為,新政之后出現的行業波動可以理解為是,從政策補貼期向市場化時期過渡的陣痛。接下來光伏行業進入市場調節階段,雖然也會出現反復的洗牌和波動,但應該會更具規律性,同時也更加溫和。”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18上半年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降,甚至跌破2元/瓦,半年降幅近30%。
                   
                    “龍頭企業目前而言,還能夠維持生產經營,但如果長此以往,并不利于整個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持久的發展。”葉超表示。
                   
                    記者在上述會議了解到,不少企業也在探討新政之后的主要業務模式,將探索綜合能源服務、開拓光伏運維市場、開拓去補貼市場、開拓海外市場、降本增效等列為主要業務模式。
                   
                    但從更深的層面上來看,被關上了補貼之門的光伏行業還在等待通過電力市場化改革打開一扇窗。
                   
                    業內觀點普遍認為,開拓平價光伏市場,一方面需要行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和電網移除行業補貼拖欠、電網接入難、融資難,非技術成本高等問題,而在體制機制方面也需要全面落實全額保障性收購、強制配額制、綠證、電力交易等創新政策。
                   
                    “如果不能根據新能源的技術發展趨勢,來進行市場化改革,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則不能盡如人意。不管是風、光還是隨著性價比不斷提高,逐步跟新能源相匹配的儲能行業的發展都會受之影響。”葉超進一步表示:“目前就等于是補貼的大門關上了,電力市場化的窗口尚未打開,大家都在一個小黑屋里。”
                   
                    2017年10月底,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印發《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901號,下稱1901號文),提出分布式發電項目在“全額上網”、“自發自用、余量上網”之外,可參與市場化交易,將電賣給配電網內就近的電力用戶,這種方式被業內稱為“隔墻售電”。
                   
                    “在東部地區有峰谷電價的問題,光伏發電企業可以選擇在土地價格相對便宜的地方,建立光伏電站,然后輸送到一定半徑范圍內用電量較大的企業。發電企業給供電企業支付過網費,光伏發電直接供給企業,如果這一套機制能夠形成,那么光伏行業就有從補貼時代進入平價時代,從政策性市場進入市場化的條件。”葉超稱。
                   
                    除了電力市場化改革,土地價格、融資的期限、融資利率等非光伏成本的下降也是在追求光伏平價上網時代,需要地方政府以及行業各方探討的問題,在光伏的補貼規模受到限制下,下一個發展的熱點或是不需要補貼的平價項目,但是如何調動起地方政府發展綠色能源的積極性,也是目前存在的問題。
                   
                    近期,山東省發改委向國家能源局上報《關于東營市河口區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項目無需國家光伏發電補貼的請示》。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對此答復稱,“對此類不需國家補貼的項目,各地按照國家有關可再生能源政策,結合電力市場化改革,在落實土地和電網接納條件下自行組織實施”。
                   
                    “實施該類項目的地方需要滿足日照資源、電網消納、土地租金等方面的條件。目前,東北西部地區、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陜西和山東等部分地區初步具備實施條件。”陶冶表示。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人狥杂交一区欧美二区_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_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_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menuitem id="bff55"></menuitem>

                        <video id="bff55"></video>